第十二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评选结果揭晓,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揽获五金领跑全省
  • 发布人:qzxxgw
  • 时间:2025-04-25
  • 点击:0
  • 来源:

近日,由省残联、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评选结果揭晓。本次共评选出表演一等奖14件,表演二等奖20件,表演三等奖35件,创作奖36件,辅导奖48件。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本次评选中喜获佳绩,领跑全省。其中声乐《向云端》、器乐《黎明》《千与千寻》、舞蹈《渔家女》、戏曲《绵答䋈》等5件作品获表演一等奖,声乐《越人歌》、器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舞蹈《醉春风》等3件作品获二等奖,同时4件作品获创作一等奖,集中展现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学校本次获奖的作品以“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为核心,展现了残障青少年的艺术创造力。《向云端》作为一首融合空灵旋律与治愈主题的声乐作品,其艺术表达和情感内核与盲生的感知特点及教育需求高度契合,犹如天籁之音,以“云端”为意象,表达了同学们对理想、自由或内心平静的追寻。

ys1.jpg

戏曲《绵答絮》是南音经典曲目,属南管乐谱起手板终章,兼具教学与演出功能。其结构以三撩拍起调,由静谧渐入欢腾,融合南音技法与梨园戏元素,以简驭繁,动静相生,展现南音艺术张力。视障学子以洞箫、琵琶重构声部,领唱与二重唱交织,承古法而拓新境,盲杖轻点化节奏,南音新绎焕生机。

ys2.jpg

视障学生长笛二重奏《千与千寻》,双笛共鸣,以音绘梦。精准配合诠释宫崎骏经典,以笛声传递勇气与希望,展现逆境中追寻光明的生命力。

ys3.jpg

‌舞蹈《渔家女》听障学生通过手语导师的振动节拍引导,精准呈现闽南渔家生活场景,服装设计融入惠安女“黄斗笠、花头巾”传统符号,完美展现了惠女精神内核。

ys4.jpg

作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高度重视残障学生美育工作,创新构建"音乐+康复+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美育模式,推动美育课程建设。通过联合高校、非遗团体开发本土化课程,首创盲文南音谱、触觉艺术模型等教学资源。构建分层化课程体系:针对视障及多重障碍学生需求,开设触觉雕塑、音乐疗愈等特色课程,将定向行走与舞蹈律动融合,实现康复与美育的双重赋能;依托MIDI音乐室、声控节拍器等科技设备,打造“听见色彩、触摸声音”的无障碍美育空间,突破传统视觉主导的艺术感知模式,为残障学生美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不仅形成了多元的美育课程,成长了一批美育师资,也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提升。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持续创新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